二甲双胍诱导的线粒体复合物I抑制:事实、不确定性和后果。

文章的细节

引用

E方丹

二甲双胍诱导的线粒体复合物I抑制:事实、不确定性和后果。

前内分泌(洛桑)。2018年12月17日;9:753。doi: 10.3389 / fendo.2018.00753。eCollection 2018。

PubMed ID
30619086 (PubMed视图
摘要

二甲双胍是治疗二型糖尿病患者最广泛使用的药物,回顾性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能具有抗癌特性。然而,在分离细胞的实验中,作者报道了二甲双胍的促凋亡和抗凋亡作用。尽管二甲双胍已经使用了60多年,PubMed上有17000多篇文章,但其确切的分子作用机制仍然部分未知。在各种被广泛认可的或最近提出的靶点中,二甲双胍能够抑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这是一致的报道。由于二甲双胍的大部分作用已被其他复合物I抑制剂复制,有人认为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涉及抑制复合物I。二甲双胍诱导的复合体I的抑制具有独特的特征。其中,最原始的一个是,在完整的细胞中,抑制复合物I所需的二甲双胍浓度低于孤立的线粒体。分离线粒体或复合物I的实验通常使用毫摩尔浓度的二甲双胍进行,而在人类和动物研究中,血浆水平仍保持在微摩尔范围内,这突出表明二甲双胍浓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了根据对细胞和线粒体的观察来解释对动物的影响,一些作者提出了药物对复合物I的直接作用,包括在线粒体内积累二甲双胍,而另一些作者提出了间接作用(药物不再扩散到线粒体)。这篇简短的综述试图:收集关于二甲双胍抑制复合体I机制的每个假设的论据,并强调关于二甲双胍对某些癌细胞的毒性机制的剩余问题。

引用本文的药物库数据

药物靶点
药物 目标 种类 生物 药理作用 行动
二甲双胍 电子转移黄蛋白-泛醌氧化还原酶,线粒体 蛋白质 人类
是的
抑制剂
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