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D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氯丙嗪诱导的锥体外系综合征的关系。
文章的细节
-
引用
-
吴森,高锐,邢庆华,李海峰,沈玉峰,顾nf,冯光元,何玲
DRD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氯丙嗪诱导的锥体外系综合征的关系。
药物学报2006 Aug;27(8):966-70。
- PubMed ID
-
16867246 (PubMed视图]
- 摘要
-
目的:锥体外系综合征(EPS)最常受与D2受体有高亲和力的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影响。最近,许多研究小组报道了精神分裂症必威国际app患者DRD2基因的遗传变异与治疗反应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这是由于受体变异在调节受体表达中的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评估了DRD2在氯丙嗪诱导的精神分裂症患者EPS中的作用。方法:以氯丙嗪治疗8周后住院的1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59例有EPS, 87例无EPS, Simpson-Angus量表)为研究对象,检测DRD2基因中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141Cins>del, TaqIB, TaqID, Ser311Cys, rs6275, rs6277和TaqI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各位点的等位基因。结果:TaqID、Ser311Cys和rs6277多态性在本研究招募的人群中没有多态性。两组间连锁失衡中-141Cins>del、TaqIB、rs6275和TaqIA的等位基因分布及估计单倍型(由TaqIB、rs6275和TaqIA构成)的等位基因分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至少在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我们的结果并没有强有力地支持DRD2基因的遗传变异在氯丙嗪引起的个体可变不良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观点。我们的结果证实了之前关于白种人DRD2和EPS之间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