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草酸尿症1型中最常见的四种突变揭示了由多态小等位基因编码的丙氨酸:乙醛转氨酶的隐性线粒体靶向序列。

文章的细节

引用

法格斯,卢因J,拉姆斯比G,丹普尔CJ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1型中最常见的四种突变揭示了由多态小等位基因编码的丙氨酸:乙醛转氨酶的隐性线粒体靶向序列。

中国生物医学杂志。2013年1月25日;288(4):2475-84。doi: 10.1074 / jbc.M112.432617。Epub 2012 12月10日。

PubMed ID
23229545 (PubMed视图
摘要

编码肝脏特异性过氧化物酶丙氨酸:乙醛转氨酶(AGT, EC。2.6.1.44)存在于两个常见的多态变体,称为“主”和“小”等位基因。由小等位基因编码的P11L氨基酸替换产生了一个隐藏的n端线粒体靶向序列,在遗传性草酸钙肾结石疾病原发性高草酸尿症1型(PH1)中发生。这种揭示是由于一种常见的疾病特异性G170R突变的额外存在,它由大约三分之一的PH1等位基因编码。P11L和G170R替代品协同作用,将AGT重新路由到线粒体,在那里它不能有效地履行其代谢作用(即乙醛解毒)。在本研究中,我们重新研究了稳定转化CHO细胞中P11L和G170R相互作用的后果,并首次研究了P11L与其他三个与小等位基因分离的突变(即I244T、F152I和G41R)之间是否存在类似的协同作用。我们的研究表明,后三种突变体都能够揭示p11l生成的神秘线粒体靶向序列,因此,所有突变体都被错误地定位到线粒体。然而,G170R、I244T和F152I突变体能够形成二聚体并具有催化活性,而G41R突变体聚集且无活性。这些研究开启了一种可能性,即所有与小等位基因分离的PH1突变也可能导致AGT的过氧化酶体-线粒体错靶,这一建议对PH1治疗策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本文的药物库数据

多肽
的名字 UniProt ID
丝氨酸-丙酮酸氨基转移酶 P21549 细节